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米乐yy易游m6官方入口:2025年9月饮食业监管政策概述

发布时间:2025-10-16 15:18:04  来源:米乐yy易游m6官方入口
yy易游app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中国食品2025年9月食品行业监督管理政策概述

  核心提示:2025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饮食业监管政策,食品伙伴网整理汇总如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32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通过;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新规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就《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就加强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管理征求意见;市场监管总局就婴幼儿配方液态乳产品配方注册相关配套文件公开征求意见;辅酶Q10和褪黑素备案产品拟增补剂型和辅料等。

  2025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食品行业监督管理政策,食品伙伴网整理汇总如下:

  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5年第6号公告,发布32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修改单。

  主要包括:《食品中污染物限量》1项通用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等2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4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食品接触用硅橡胶材料及制品》等2项食品相关这类的产品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血红素铁》等6项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食品添加剂 碳酸铵》等5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理化检验 总则》等12项检测验证的方法标准,以及《生乳》《灭菌乳》等2项修改单。

  本次公布的《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是我国食品生产的全部过程管理的基础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各环节卫生管理的基础要求和管理准则,新增加了HACCP原理及其应用指南,将“预防为主 风险管理 全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原则传递给所有食品生产企业。《生乳》《灭菌乳》修改单调整了山羊乳酸度等指标,有效提升了标准的适用性,在保障奶农权益的同时,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奶品的多元化需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增加了产品类别、调整了可选择性成分和部分营养成分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将更好地满足多种疾病人群营养需求。

  新发布标准聚焦“防风险、保健康、促发展、强监管”,加强完善了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从原料到终产品各环节、从普通人群到特定人群全人群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截止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725项,包含2.3万余项指标,涵盖340余种食品类别,推动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在高水平安全之上,在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的同时,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报道: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5)等3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修改单的公告(2025年 第6号)

  新发布3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持续动态完善“舌尖上的安全”防线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加强监管。一是实行许可制度。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者从事重点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应当具备相应条件,依照规定的程序取得准运证明。二是明确发货方、收货方、承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者的义务。发货方应当查验承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准运证明,核验运输容器是不是满足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收货方应当查验准运证明、运输记录,核验运输容器铅封是否完整;承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运输容器并及时清洗,严禁装运食品以外的其他物质。三是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篡改运输记录、运输容器清洗凭证等单据。四是明确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重点液态食品目录和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的具体管理规定。重点液态食品目录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二)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在《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第一百二十四条中增加“婴幼儿配方液态乳”,将其纳入注册管理,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的基本工艺等技术方面的要求组织生产,违法生产须承担对应法律责任。

  (三)严厉惩处有关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对未经许可从事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设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同时,加大对未按要求做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力度。

  相关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公布,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进一步细化数字标签应用要求,丰富食品标签信息展示形式,解决食品标签不易识读等问题。

  《公告》明确数字标签是指将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通过数字化技术或手段展示的相关信息,其内容应当符合有关法律和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预包装食品标签强制标示事项的规定。

  《公告》规定通过数字标签展示生产者详细地址的,可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简化生产者地址标示。受实体标签版面限制,能够最终靠数字标签展示配料来源、生产的基本工艺、产地信息、吃的方法、产品追溯、食品安全与营养等合法合规信息。

  《公告》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数字标签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确保有关信息客观、科学,不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数字标签内容必须清晰、醒目、易于识读,不得篡改。

  《公告》鼓励数字标签二维码与包装上其他二维码整合,实现多码合一,实现食品信息展示、食品追溯等多重功能。

  相关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5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召回管理,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2025年9月25日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至2025年10月24日。

  (一)明确召回范围。通过明确召回范围,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明确的安全指标、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属于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生产经营情形的食品,纳入应当实施召回的范畴。

  (二)确定召回形式。食品召回包含主动召回与责令召回两种形式,在公告公示流程、召回处置报告提交等方面存在差异化要求,以保障食品召回工作精准、高效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自检自查、公众投诉举报、相关生产经营者通知、监督管理部门告知等方式知悉其生产的食品属于食品召回一级、二级、三级规定情形的,应当立马停止生产经营,主动实施召回,并通过本单位网站或别的媒体和国家食品召回信息公示平台发布召回公告,在召回食品处置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召回和处置情况;未依照本办法规定主动实施召回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召回,而食品生产经营者一旦接到责令召回通知,则必须在国家食品召回信息公示平台上发布责令召回公告,且公告将强制带有“责令”字样显著标识,以确保责令信息清晰醒目,同时,责令实施一级、二级、三级召回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每日、每5个工作日、每10个工作日报告食品召回和处置情况。

  (三)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及相关者主体责任。《办法》规定了生产委托方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主动实施食品召回,并通知受托方停止生产活动,排查风险隐患。受托方应当配合委托方实施召回。进一步明确了对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食品经营柜台的出租者、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等在召回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开展食品召回等监管执法活动的要求。以单独条款形式规定了进口食品商、跨境电子商务等相关主体的召回义务和责任,同时,明确了食用农产品参照本办法执行的相关内容。

  (四)细化召回等级分级标准。根据《食品安全法》第34条禁止生产经营食品的规定和第123条、124条、125条相关规定,参考《食品抽检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风险情形参考表》中急性、亚急性的项目类别,依据食品抽检不合格食品项目及危害程度,按照“严重健康损害、一般健康损害和不会造成健康损害”的区别,进一步细化明确了食品召回等级的具体情形。

  (五)调整召回时限要求。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和紧急程度,缩短了食品召回启动时限,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快速响应,大大降低召回食品带来的安全风险隐患。同时强调在公告明确的召回时限结束后,消费者提出退回、损害赔偿等诉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拒绝。督促企业组织召回行动,激活社会监督机制。

  (六)强化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撑要求。为保证食品召回工作的有效实施,《办法》明确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承担全国食品召回和处置的技术指导工作,建设全国统一的食品召回综合管理系统和食品召回信息公示平台,负责食品召回和处置的信息监测、技术调查、风险研判、效果评估等工作。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召回技术支撑机构或委托省级有关技术机构承担食品召回的具体技术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召回情况开展调查或者组织技术机构和专家进行技术分析和风险研判,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同时,明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能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全国食品召回工作开展技术调查和效果评估工作。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能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召回工作做监督检查。

  (七)补充责令召回法律责任条款。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办法》增加对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食品经营柜台的出租者、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等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的条款。加大对责令召回或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停止经营的处罚力度,依情形可按同批次产品货值金额进行处罚,以解决由于处罚额度过低,食品生产经营者主动召回意愿不强的问题。

  相关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征求《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发布《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加强餐饮服务连锁企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督促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在监管机制方面,《规定》明确,门店数量在10000家以上、10009999家、999家以下的餐饮服务连锁企业总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分别由省级、市级、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明确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统筹职责,要求其根据餐饮服务连锁企业总部管理的门店数量变动情况,在每年1月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企业总部。

  在责任分担机制方面,《规定》要求,餐饮服务连锁企业实行贯通式管理,建立总部每月调度、分支机构每周排查、门店每日管控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同时,强调“抓住关键少数”,夯实企业总部管理责任,对企业总部“管什么”“怎么管”予以明确,细化企业总部在考核评价、人员培训、“互联网+明厨亮灶”、标准化管理、食品采购、食品安全投诉处置等方面的责任义务。

  在法律责任方面,《规定》细化了餐饮服务连锁企业未按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未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未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有关情况,以及企业总部转嫁自身应当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等违法情形的相应罚则,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

  相关报道:《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公布 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解读《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9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相关制度文件意见的通知。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起草了《实行道路散装运输许可制度的重点液态食品目录(征求意见稿)》《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联单管理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食品目录》《管理办法》《联单规范》),拟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实施准入许可与全程联单管理,严防运输污染风险,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项新规的制定,是为了落实《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规范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行为,完善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许可和监管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目录》明确了准运品种范围,对实施准运管理的食品品种、运输方式、适用准运管理的运输容器作出规定,拟对食用植物油、酒类、液态调味料、果葡糖浆、玉米糖浆等液态食品的道路散装运输实施准运许可管理。

  《管理办法》细化了许可管理要求,明确准运许可权限、许可条件、许可程序、监督管理要求及相应法律责任,拟对重点液态食品散装道路运输实施准运许可管理,督促发货方、承运方、收货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全过程管理。

  《联单规范》要求实施运输全程管控,明确发货方、承运方、收货方需填写统一制式的《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联单》,记录食品品种、数量、准运信息、铅封状态及查验结果,加强全过程记录管理。

  相关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相关制度文件意见的通知

  7、市场监管总局就婴幼儿配方液态乳产品配方注册相关配套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以下简称婴配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对此,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修订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明确婴配液态乳产品配方注册适用该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市场监管总局还就婴配液态乳产品配方注册相关配套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与婴幼儿配方乳粉相比,婴配液态乳对于微生物和稳定能力控制需更加严格,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婴幼儿配方液态乳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征求意见稿)》,重点从三方面明确了注册要求:一是对生乳中嗜冷菌、耐热芽孢菌等原辅料微生物风险控制提出要求;二是对产品研制中稳定性保持提出要求,要求制定产品体系稳定的内控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及检测的新方法等;三是对生产的基本工艺验证、产品检验以及灭菌效果验证等提出具体要求。

  市场监管总局还制定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货架期产品稳定性研究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稳定性研究的根本原则、试验样品和项目、试验方法、报告内容和稳定能力重点试验项目,指导企业组织货架期产品稳定性研究。

  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征求意见情况,尽快修改完善并发布相关文件,保证企业能够按时申请婴配液态乳注册。

  相关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婴幼儿配方液态乳产品配方注册相关配套文件意见的通知

  9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辅酶Q10和褪黑素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增补剂型和辅料(征求意见稿)》,拟在2021年发布的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方面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增补辅酶Q10和褪黑素备案产品剂型和相应可用辅料。

  征求意见稿明确,以辅酶Q10为单一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备案时,可用剂型增加粉剂和口服液。在原有已允许使用的辅料名单基础上,辅酶Q10粉增补的可用辅料包括果蔬粉(应明确所用果蔬的具体品种)、麦芽糊精;辅酶Q10口服液增补的可用辅料包括果糖、聚甘油脂肪酸酯、辛,癸酸甘油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白砂糖。

  同时,以褪黑素为单一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备案时,可用剂型增加口服液。除原有已允许使用的辅料名单外,褪黑素口服液增补的可用辅料包括木糖醇、柠檬酸、山梨酸钾、蔗糖、苯甲酸钠。

  相关报道:关于公开征集《辅酶Q10和褪黑素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增补剂型和辅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9、市场监管总局就《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9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升食品安全检查员专业化水平,根据《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近期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13日。

  《办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拟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办法,完善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制度,统一考核培训标准,明确使用管理要求,强化制度保障,推动建立一支政治过硬、忠于职守、业务精湛、结构符合常理,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实际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检查队伍,全方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关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10、教育部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

  近日,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旨在进一步规范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深化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明显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指引》强调,学校应在听取学校膳食委员会、中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三重一大”要求,采购依法取得相关资质的供应商生产经营的大宗食材。学校食堂大宗食材供应商须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产品质量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具备相应供应能力,近3年内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查实食品安全事件,未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指引》要求,学校大宗食材采购应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溯、质量安全。采购食品及原料应遵循安全、健康、符合营养需求的原则,禁止采购、使用不合格食材。在验收管理方面,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或禁止采购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大宗食材采购数字化平台,推进电子化票证管理。

  《指引》对学校食堂大宗食材入库及贮存管理、档案记录管理、从业人员培训等关键环节管理进行规定,明确要求对入库查验验收合格的大宗食材应及时入库,登记有关信息,贮存管理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场地通风防潮,设置有效病媒生物防制设备,与有毒、有害等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建立大宗食材管理档案,如实记录全过程信息,专人保管。加强对从业人员专业相关知识培训,确保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指引》明确了教育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学校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的管理职责。要求学校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内容,每学期至少在食堂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中小学和幼儿园严格执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坚持学校食堂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完善大宗食材信息公开制度。

  相关报道:教育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5〕30号)

  9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础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聚焦平台收费、促销行为等重点问题,帮助外卖平台企业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减轻商户经营负担,引导平台企业公开有序竞争。

  相关报道:关于《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础要求(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中烹协〔2025〕106号)

  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商务部联合起草《关于逐步加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召回监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承担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召回制度;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应通过签订委托合同等形式,委托一家境内企业,协助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召回工作,解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召回监管缺乏抓手的问题;要求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协助做好召回工作,当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敦促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受委托的境内企业做好召回;对不采取主动召回措施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暂停其跨境电子商务业务。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市场监管总局 商务部关于逐步加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召回监管的公告》意见的公告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没有经过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

  [食品资讯搜索]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GB 3166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肿瘤全营养配

   重磅解读|GB 4806.10-2025正式亮相:五大亮点

   硅橡胶“分家”单独立标!GB 4806.16-2025六大

   最新发布!GB 276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10分钟,带您快速了解GB 29922-2025《食品安全

   重磅发布!GB 14881-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香港食安中心:立陶宛克莱佩达县Kretingos District Municipality禽肉及禽类产品暂停进口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抽检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和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8期)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批次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陕市监通告〔2025〕54号)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2025年第37期)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18号)

  “惠”聚五洲宾朋客 八载同行创新篇——第八届进博会贸易投资对接会报名火热进行中

  中国制造,驶向欧洲零售新蓝海 —— 从博洛尼亚看中国自有品牌的全球机会

服务电话:

150-3600-1815

米乐yy易游m6官方入口

服务热线    150-3600-1815

网站地址    www.myyummy.net

公司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文通路河南汽贸园

yy易游app官网

手机官网

yy易游官网登录入口

微信 扫一扫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案例展示+